欢迎来到北京服务贸易协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找回密码

各地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开花 2020-03-01 文章来源: 人民网

        “专项信贷”“绿色通道”“降价减费”“展期续贷”“疫情专属保险”……复工复产的战斗号角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陆续吹响,如何让金融要素在复工复产中得到充分释放,使企业真正“不差钱”?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方金融支持举措也在陆续出台、各显其能。

  近期,中央密集“喊话”,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要求。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此前,银保监会亦发文从5大方面12条措施入手,“剑指”复工复产企业融资纾困。

  25日,国务院常务会更直接“点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延期、免息等优惠政策,并释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人民网记者经梳理发现,连日来,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指导辖内银行保险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六稳”,在保障资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新服务等方面分类施策,还为重点企业项目、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定制”优惠政策“大礼包”。

  抓重点 “好钢用在刀刃上”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出现以来,全国上下都投入到阻击疫情的战斗中。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同样不能忘记保障防控物资供应,为抗击疫情一线输送充足“弹药”,当务之急就是加大与疫情物资保障相关的重点项目和民生保障领域的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多部门首次实施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给企业融资送来“及时雨”。如何用好、用足中央政策,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记者发现,目前,多地金融机构要求辖区银行机构建立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开辟防疫相关专项信贷计划,有针对性地为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在北京,北京银保监局要求各机构关注重点项目和民生保障,加大对这些领域的信贷支持。据了解,北京银行为某企业及时发放利率为3.15%的专项贷款共500万元,助力该企业成功研发免核酸提取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预留专项信贷规模,执行专项优惠利率等举措,提供23亿元防疫专项贷款支持物美集团,保障首都人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山东拥有众多医疗器械、卫材生产企业。疫情发生后,山东银保监局要求辖区内各银行制定“防疫类”信贷计划,开发信贷产品,建立快速审批通道,优先满足信贷需求安排专项信贷额度。

  降价减费也在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山东银保监局一方面要求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分支机构用好专项再贷款和贴息政策主动降利率、减费用,另一方面要求城商行和农商行利率下浮不低于其同档次企业贷款平均利率0.5个百分点。

  安徽银保监局要求银行对国家和全省名单内重点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与财政贴息相配套,贷款利率低于1.6%,并对防疫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企业减免服务费。“截至2月14日,安徽省银行机构已减免各项贷款利息1.2亿元,通过下调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629万元,减免各项服务收费1043万元。”安徽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抚痛点 向小微企业倾斜

  “西贝账上的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疫情发生后,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曾在媒体上公开“叫苦”,引发各界关注。

  疫情来袭,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首当其冲,不少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万丈深渊”。像西贝这样在全国拥有数百家门店的连锁餐饮企业都感到难以为继,不禁让人为诸多小微企业的生存捏一把汗。

  当前,企业的呼声正在得到监管回应。按照银保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要做好受困企业金融服务,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同时

  考虑到复工复产小微企业在短期资金方面需求上升,有较强的延后还款、续贷、增贷需求。银保监会也多次发声,鼓励银行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政策“倾斜”正在各地落实。

  重庆银保监局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全面落实授信尽职免责,适当提高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广东银保监局也提出“对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只增不减、对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只降不增、对小微企业还款方式只宽不严”的原则;北京银保监局要求辖内各机构建立“存量小微企业到期自动续贷展期机制”,充分发挥“续贷中心”作用。

  安徽银保监局则要求机构通过网上对接开展“百行进万企”活动,促使银行对相关企业分类减免利息、展期、续贷。据统计,截至2月14日,安徽省银行机构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668笔,共计18.3亿元,分别办理贷款展期和延期还款176笔、5964笔,共计13.7亿元和19.2亿元。

  值得提到的是,不少业内人士坦言,疫情期间,对小微企业的现场走访、报送材料等线下贷前审查较难开展,加强线上信贷服务能力势在必行。

  对此,浙江银保监局依托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贷款申请、审批、发放全流程线上办理。

  “针对小微企业,我们推出了‘浙里掌上贷-特色产品’专区,已上架8款纯线上、纯信用的贷款产品,通过与银行内审批系统直连,在企业递交融资申请后最快1分钟内可完成授信审批,全程可实现客户‘零上门’。”浙江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补弱点 为复工吃下“定心丸”

  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不能只考虑给企业“装满”钱袋子,更要帮助企业“护好”钱袋子。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许多地区都鼓励辖区内保险公司适当延期收取保费、延长与企业经营相关保单的保险期限,保证受困企业和人员的保险合同效力,给企业个员工吃下复工“定心丸”。

  据河北银保监局介绍,疫情发生后,中国人寿财险河北分公司为1700余家投保“餐饮业守护神”“服务业守护神”“店家一保通”的小微企业免费延长一个月的保险期限,延期所产生的119086元保险费用均由该公司承担。

  北京银保监局出台安责险六项措施,指导辖内六家保险机构从免费延长保险期、扩大和调整预防费使用范围、落实费率奖励等六个方面支持防疫一线企业安全生产,并减免5.7万家参保企业保费2700万元。

  稳外贸是“六稳”工作的关键之一。疫情发生以来,众多出口企业面临复工、运输、交付、接单等多重难题。对此,商务部已发文要求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帮助企业应对风险。

  保险已开始发挥“靶向”作用。浙江银保监局对贸易企业出口信保开通快速处理通道,受疫情影响的相关案件,定损核赔时间缩短到2个月以内;广东银保监局鼓励银行积极发挥保险增信、降险功能,加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的推广力度。

  在福建,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优先处理受疫情影响出口企业的出险理赔,在贸易真实的情况下适当放宽理赔条件,应赔尽赔。在河北,中国信保河北分公司出台支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进口措施,截至2月18日,该公司已支持河北省外贸出口规模11.02亿美元,服务外贸企业639家,为出口企业海外客户提供授信总额达3.08亿美元,涉及93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时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各地金融机构还充分发挥保险对农业稳产保供的“强支撑”。例如,浙江银保监局针对疫期和疫后可能出现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造成蔬菜种植亏损风险,加快开展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在嘉兴,人保财险日前通过线上传输现场照片方式,已完成了疫情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第一单预承保工作,首单承保的蔬菜种植面积为1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