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服务贸易协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找回密码

北京朝阳区新一轮试点任务完成近半 服务业扩大开放再升级 2019-09-10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作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在服务业领域先行先试,探索了一条与自贸区互为补充的“产业开放”路径。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标志着试点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新阶段,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朝阳区不断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向纵深发展,开放的触角已延伸到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多个服务业重点领域,国际化商务和金融服务优势凸显。 5月,朝阳区服务业扩大开放“3.0”方案出台,制定了九方面70项任务。围绕“突破一批、推动一批、培育一批”的“3个一批”目标,在服务业领域全面推进更深层次的扩大开放,积极打造朝阳区特色“服务品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短短数月,就已有32项试点任务落地。今年上半年,朝阳区实现GDP 3027.8亿元,其中服务业占到了94%,提升了服务业发展动能和国际竞争力。

示范引领

“3.0”方案已完成32项试点任务

深刻领会国家战略意图,把握开放窗口机遇期。朝阳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今年,朝阳区率先制定了全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建设率先行动方案,即“3.0”方案。

准确把握本市的试点方案要求,聚焦朝阳功能定位,推进试点工作向深入推进。“3.0”方案全面覆盖了市级方案的9个方面,比上一轮综合试点增加了电信、资本市场服务、其他金融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社会工作、新闻和出版业6个行业,积极构建全面开放型现代化服务体系,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先行先试,敢为人先,在试点政策落实中体现出区域开放优势。3.0方案共九方面70项任务,其中朝阳区特色任务24项。在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项目落实上,朝阳区积极推动外资金融、国际医疗、国际教育等重点开放领域项目落地,推动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目前已完成32项,完成率46%,特色任务完成15项,完成率63%。

服务业扩大开放,不仅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便利,也降低了外商进入市场的门槛,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2019年上半年,朝阳区实现GDP 3027.8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服务业占全区94%;实际利用外资34.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占全市37.6%;累计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6440.3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市46.6%。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朝阳区一直是首都乃至全国的先行者。

突破创新

文化、金融、科技领域结硕果

今年5月,52万平方米的望京SOHO,成为第一个5G全覆盖的大型商业楼宇。而这仅仅是互联网信息领域扩大开放的硕果之一。在整个朝阳区,5G基站的总数量已经超过1500个,分布在CBD、长安街延长线、中关村朝阳园、奥运核心区等区域。

朝阳区聚焦首都功能定位,围绕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建设、“高精尖”产业发展,推动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尤其是在文化、金融、科技等领域,已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金融领域,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获得企业征信备案的外资征信机构;丰田金融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中意财产保险、北京英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消费金融已落户朝阳,进一步增强区域国际金融资源集聚效应,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的引领和辐射能力。

在科技领域,延长研发测试车辆暂时进口期限政策已经先行落地,区内戴姆勒、大众、日产等外资汽车企业率先受益;宝马设立首个海外市场数字化服务公司;引进雀巢研发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机构,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优势。

在文化旅游领域,北京文创四板挂牌孵化培育基地正式启动,畅通文化企业融资渠道;组建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搭建国际文化产业交流服务平台,建立全球各国文化产业园区间全方位、多渠道的互动合作机制;央视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文创实验区,助力专业服务、科技、文化融合发展;中免集团旗下市内首家免税店在蓝色港湾正式开业。

提升服务

“十全”制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高地

全面对接“十全”制度创新,纵深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际化服务、文化科技创新服务、政务服务、企业家服务、优质教育服务的“朝阳营商环境五大品牌”,以优化营商环境系统建立区域开放发展新优势。朝阳区政务服务大厅,13个新设的综合窗口实现了业务一窗受理,将企业开办的九个环节压缩至一个。企业最快20分钟可领取营业执照,最长3小时可领取营业执照、公章、发票、税控盘。

这样的速度,得益于朝阳区首创的“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即时办结、同窗出证”业务办理模式。为了全方位服务辖区37万家企业,朝阳区针对企业在设立、运营、发展、退出全生命周期涉及的问题,推进“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流程再造。让企业和群众只对一窗,只对一人,即可完成全部业务办理。

通过减事项、减证明、减环节、减材料,朝阳区总共精简办事提供材料60%以上。同时,在全市率先推行“错峰延时”服务。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仅仅是朝阳区创新“十全”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的其中一个举措。

集合此前已有的关于营商环境的政策利好,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今年,朝阳区将更加注重提升开放的软实力,全面落实“十全”制度创新。

十全,指的是:“全环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外商投资“全周期”监管服务机制、“全路径”企业融资环境、“全维度”国际人才保障、“全透明”的税收服务环境、“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全覆盖”法治保障机制、“全链条”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体系、“全流程”通关便利化改革。

政策和制度创新,促进着区域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阳区将按照国家扩大开放的相关部署,服务新时期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全力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推动双向开放为核心,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争取政策先行先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撑,提升对外资吸引力,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紧抓“五个示范”,力争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和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实现开放成果率先落地,为首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