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贸易合作加速走深 2020-05-18 文章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吴力
今年以来,东盟持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1-4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35万亿元,增长5.7%,占全国外贸总值的14.9%。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德阳)-东盟投资合作对接会上,相关人士表示,将积极推动地方合作,以此带动企业合作和产业合作,深入释放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潜力。
多因素带动贸易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前4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从占比来看,东盟比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高出1.3个百分点。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政策深入实施,合作潜力持续释放;二是欧美等传统的贸易伙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疫情的发生使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其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逐步降低。
在5月11日举行的中国(德阳)-东盟投资合作对接会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表示,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密切,主要由三方面内在因素决定:一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比邻而居,双方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潜力大;二是政和商通,双方1991年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2003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近7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使贸易关系密切;三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商品需求增多,双方企业相互投资扩大。此外,跨国公司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分工的变化、其他市场对华贸易设置障碍等均促使中国与东盟贸易增长。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中国企业近年来加大对东盟的投资力度,尤其有部分产业转移到东盟,产业链之间的合作带动了贸易增长。同时,订单转移的现象也存在,即通过东盟出口到欧美等市场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贸易增长。
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
“在疫情严重制约贸易往来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的出口、进口均实现增长,实为不易。”许宁宁表示,目前,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继续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保持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需要进一步释放双方经贸合作潜力。
许宁宁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政策框架的完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的步伐加快,中国与东盟需要在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双方地方合作和产业合作,通过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双方贸易关系的韧性。
会上,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亚洲司原司长吕克俭表示,当前中国与东盟正在合作防控疫情,共同致力于保持贸易投资市场开放,推动疫后复苏,促进经济发展,防止经济衰退的潜在风险。中国地方政府无论在中国-东盟共同抗疫中,还是在经贸合作中,都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川德阳是参与中国与东盟地方经贸合作的一个案例。德阳市副市长李成金说,德阳一直致力于发展与东盟国家贸易和投资合作,目前德阳与东盟国家有经贸往来企业180家,对东盟国家贸易额达19.44亿元,对东盟国家投资企业达到20家。德阳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有着巨大合作潜力,地方经贸合作潜力也非常大。
中国与东盟地方经贸合作在加速深入推进,除了广西和云南等与东盟接壤的省区之外,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也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密切,在各省与东盟贸易中名列前茅。
赵萍认为,地方合作可以更加精准地实现商机对接,会促进更多企业加快合作步伐,拓展合作空间,夯实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根基。商协会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