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实现正增长 多地亮出成绩单 2020-05-15 文章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靖雯
商务部5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折合101.4亿美元,同比增长8.6%)。1-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86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折合413.4亿美元,同比下降8.4%(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比一季度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同期,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7%。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46.9%、73.8%和99.6%。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措施,着力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信心不断增强,各地坚持促增量、稳存量并举。近期,上海、吉林等地晒出吸引外资成绩单。数据显示,各地吸引外资不仅项目多、金额大,而且高端产业链布局比重较大,外资利用在质量提升上实现新的突破。
地方稳外资成效显著
一季度,上海全市实到外资46.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累计引进外商实际投资2642亿美元,累计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分别达730家和466家,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赢得先机。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表示,4月以来,上海向新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发了证书,并公布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的24条措施,给各外资企业送上实惠“大蛋糕”。
为进一步增强外资信心和发展活力,上海市印发《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商务委对700多家跨国公司总部进行了全覆盖的走访,及时掌握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物流、用工和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今年一季度新增跨国公司总部10家、外资研发中心5家,再次表明了外资企业看好上海、看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杨朝如是说。
吉林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同比增长2.1%,高于全国平均14.9个百分点,增速排在全国第六位。
吉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吉林省商务厅狠抓政策落实,率先在全国省级商务部门中出台促进商务领域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8条政策措施。第一时间向外资企业发出公开信,24小时服务企业,做好安商、稳商、引商工作。开展网络对接、视频洽谈、云端签约,推进日本丸红、泰国正大、巴斯夫汽车等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落实,推动一批重大增资扩能项目建设。富奥翰昂汽车零部件、安费诺金事达电子系统等一批超1000万美元外资大项目资金到位。
外资加码逻辑清晰
跨国投资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利用外资金额的逆势增长说明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产业链布局的重要选择地和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之一。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国际商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国际资本更多地进入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背后的逻辑是清晰的。这是外资企业在对全球市场进行整体权衡后得出的结论,是对中国市场质量、体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空间和辐射面的高度认可。”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应习文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外资逆势上扬与中国数字经济在疫情之下的爆发式增长分不开。由于本次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程度小于工业,一季度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第二产业下降9.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则分别增长10.1%和0.7%。从各地看,北京、上海等外资外贸活跃的地区这种特征更加明显,如上海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同比下降18.1%和2.7%,外商投资逆势增长4.5%。
应习文分析,“本次疫情对线下产业冲击较大,而线下的需求转向线上,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外资企业也在我国为应对疫情所推出的一系列‘稳外资’利好支撑下适时把握机遇,加大了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
应习文表示,未来,世界疫情防控效果与政策支持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速的两大关键因素。目前,在疫情防控层面,世界各国大概率将在短期内有效控制疫情。在政策方面,中国政府为推动进一步改革开放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诸如进一步推动外资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服务重大外资项目建设落地;出台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开放水平;出台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保障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对重大外资项目给予支持保障,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外资促进、保护等各项工作,为外资持续加码中国建立信心。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市场必然成为世界投资者长期聚集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