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逆势加码背后有何玄机 2020-05-10 文章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靖雯
专家圆桌:张建平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洪 勇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
应习文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排名不分先后)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了人们对于“去全球化”和产业链回流的担忧,甚至有人鼓吹产业链“去中国化”。但事实上,今年第一季度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出现大幅增长。这种现象背后,投资者是出于怎样的考量?产业链“去中国化”可能吗?中国引资又有哪些独特优势?本报记者特邀业内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1.1-3月,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5%。您认为,投资者是出于什么考量?
张建平:外资在中国更多地投入到高附加值制造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中,这样的投资,特别是大手笔的投资反映了三方面内容:第一,对市场的这种追逐,不仅是中国的市场,还面向亚太市场和全球市场;第二,这些跨国公司都要追求效率和配套,综合考虑营商环境、劳动力等要素,要考虑未来能不能盈利、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第三,这些外资在中国实际上是着眼于未来长期的全球布局和全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中国未来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是一个大趋势。
洪勇:我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发生的背景下,高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的大幅增长说明外资对中国高技术服务充满了信心,或者说,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很受外资的青睐。当今中国经济正在由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是其中重要的发展动力。这也是中国由高投入、高损耗、高浪费、高库存的增长,向以高技术为动力源发展的本质性转变。中国经济的动力与潜力,是全世界任何一家企业无法割舍的。比如埃克森美孚,一家超过150年历史的公司,4月22日在惠州投资建设100亿美元的项目,充分说明了其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信心。
应习文:目前全国及各地一季度的各项经济数据都已公布,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全景愈发清晰。与整体经济、消费、投资相比,中国外资外贸相关数据可谓亮点频出,比如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实现了同比15.5%的高增长,这与本次疫情之下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相关服务业的爆发式增长分不开。本次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程度小于工业。一季度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第二产业则下降9.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1%和0.7%。从各地看,北京、上海等外资外贸活跃的地区,这种特征更加明显,比如上海第二、第三产业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7%,外商投资逆势增长4.5%。本次疫情对线下产业冲击较大,而线下的需求转向线上。随着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外资也在中国为应对疫情推出的一系列“稳外资”利好支撑下适时把握机遇,加大了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
2.产业链“去中国化” 可能吗?
张建平:产业链“去中国化”完全是以政治对经济正常运行进行干预的不合理做法,是不会得逞的。原因在于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是具有客观经济规律的,不会受到人为的干预和阻碍的影响,比如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曾经扮演过全球制造中心的角色,而中国目前拥有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中国目前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增加至30%,为世界最高;美国仅占15%,越南等国家仅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我们要明白这种由政治诱导的产业转移是不会形成趋势的,中国的产业建构已经具有稳定的结构性,不会被这种突发事件和人为干预所影响。
洪勇: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全球化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世界是“平”的,而且越来越“平”——没有障碍,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背景下,也仍然呈现出如此的发展趋势。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只有相互协同、共同发展,才能取得战疫的胜利。
在连续多年的一、二、三次工业革命,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相互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多年形成的,也不会因疫情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相反,疫情的发生使“非直接”“无接触”的网络技术革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孤立发展,全球经济进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甚至区块链的时代。
中美两国也不可能脱钩,万一脱钩,也将迅速形成新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区块链的链式发展。而且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甚至最为发达的国家,这种联系更加紧密。
应习文: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不少产业链“去中国化”的声音。一些研究指出,中国的要素成本已经高于美国,也有一些企业家尝试将产业链移到美国,本次疫情之下特朗普等美国政客甚至鼓吹制造业产业链撤出中国。事实上,就目前而言,产业链“去中国化”并不是一个经济的选择,因为中国是全球工业部门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甚至没有“之一”。本次疫情的发生对全球产业链造成了断裂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链越全,受到的影响越小,这反而凸显了中国产业链的安全性和优势。如果哪个国家想要在产业链上“去中国化”,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对于成本问题,不可否认,中国目前有些要素成本确实偏高,但其实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也是成本的重要考量因素。当然,中国还要不遗余力地降低要素成本,前一段时间中央关于要素市场化的制度改革正是回应了这种呼声。
3.如何看待当前所谓的“外资撤出”杂音?中国引资的独特优势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建平:目前,中国吸收利用外资,在全球具备综合多元的比较优势。第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重大因素。第二,中国具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海陆空综合基础设施的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甚至很多发达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第三,中国的配套协作能力非常强。联合国产业目录中所有的产业在中国都能找到,这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第四,中国的人力资本优势较大。无论是高端、中端,还是低端的人力资本,都可以在竞争的环境中找到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第五,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未来成长空间非常巨大。综合这些优势,我想外资选择中国是着眼于长期的可持续的投资和经营。
洪勇:世界银行于2019年10月24日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居东亚太平洋地区第七位,仅次于日本。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政府最重要的改革内容。特别是经过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愈加明晰,中国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势必更加强劲。
中国的引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的全球化理念,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的全球化的理念,在疫情下使中国的地位提高,形象更好,加上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更大。二是“一带一路”倡议、18个自贸试验区建设、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中韩自贸区、东盟自贸区建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广交会、京交会,以及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整体对外开放的格局。三是许多地方创造营商环境建设已经进入3.0阶段,如《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和谐、改革开放都在进一步深化,引资的环境会更加优化,吸引力更强。五是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居世界第一,即使疫情结束,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仍会大大高于全球经济增长。六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更显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因此中国对外资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应习文:有些关于外资撤出的杂音的出现无可厚非,中国要开放市场自由流动,既要欢迎外资流入,也要允许外资流出,关键在于巩固和坚持自身的引资优势。相关优势至少体现在五方面:一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二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队伍;三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尤其是这个市场中的高技术服务产业的增长是全球最快的;四是中国的引资政策正不断增强灵活性,这几年来中国开放的脚步没有减缓,反而在加快,成为“逆全球化”中的一股清流;五是中国的营商制度还在不断改善,空间很大,要素市场化、营商环境改善还将继续推进。
在全球经济重新按下启动键的当下,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格局事关每一个参与主体,是各个国家共同选择、共同建设的结果。面对逆于大势的杂音,企业只有将目光放远,摒弃干扰,专心做事,才能真正抓住与世界和时代互利共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