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需着力呵护中小微企业 2020-05-07 文章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李高超
5月4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本次会议听取支持经济复苏、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发展、打击资本市场造假行为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强调了必须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严肃市场纪律。
工银国际5月6日发表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和高级经济学家钱智俊撰写的研究文章,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中小微企业和中小投资者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的“青春力量”,有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呵护并壮大这一“青春力量”,需要从五个方面着力,长效化地改善金融生态。
报告分析,着眼当前,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稳定之基。每一家大型企业都是从中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在本次疫情的催化下,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机器替代等全新业态正在成为中小微企业的新蓝海。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视角来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小投资者的成长。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量中小投资者将为金融市场带来更为充裕的资金、更丰富的投资需求、更为健全的市场结构,进而从根本上赋能金融体系,使其能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不同场景、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将从工资收入、资产收入两个渠道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时代红利,支撑金融市场的稳定繁荣。由此,中小微企业与中小投资者构成了良性循环,将成为高质量发展时期中国经济金融的生力军。
报告指出,中小微企业和中小投资者亟待针对性呵护。在当前全球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小微企业和中小投资者的良性发展循环正在面临多重挑战。第一,宏观冲击与微观风险共振。第二,长期短板与短期剧震叠加。针对这一问题,本次会议一方面推进中小银行改革,以增强其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投资者保护,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
报告认为,呵护经济“青春”力量,重心在于优化金融生态。
第一,从宏观面出发,加强对内外部宏观风险的审慎管理。需要进一步激活国内需求,调整供给结构,双向弥合供求落差,从而稳住完备的产业链条和充分的居民就业,从根本上拓展中小微企业和中小投资者的生存空间。
第二,从资金面出发,充分发挥专项金融支持的作用。除对中小微企业定向降准、降息之外,建议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专项应急基金,通过申请审批等规范流程向处于财务困境的中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性贷款。
第三,从制度面出发,针对近期的资本市场造假事件,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和规则设计。尤其是需要促进市场信息的透明化,消解信息不对称缺陷,从而长效化地抑制利用信息优势侵害中小投资者的行为。
第四,从主体面出发,加强自律机制建设和管理协同。充分利用行会组织、征信系统等平台,引导中小微企业和中小投资者夯实风险缓冲垫,杜绝造假行为,规避过度投机,从而为金融市场提供优质的资产与理性的资金。
第五,从技术面出发,完善金融产品设计并下沉金融服务。在产品设计岗位,坚持任用和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守住微观风险底线。在产品研发方向上,坚持强化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输血”作用,避免“脱实入虚”,推进重心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