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服务贸易协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找回密码

中国倾力保障“两链”稳定 2020-04-29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李宁

   产业链供应链意义重大事关全局 中国倾力保障“两链”稳定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并首次提出“六保”,其中就包括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会议指出,要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短期:应对疫情冲击

  不可否认,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制造业产业链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有鉴于此,中国多部门联合发力,多项举措接连落地,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付出了巨大努力。

  业界普遍认为上述举措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夯实成果。尤其是当前疫情在境外加速扩散对全球供应链产生重大冲击,置身其中的中国企业感受到了压力。

  如何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实现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一目标?对此,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邢厚媛对国际商报记者说,中国首先要继续抓好国内疫情防控,提升复工复产率。在外需萎缩的挑战面前,外贸企业可用国内市场空间部分替代国际市场。同时,尽管面临较大困难,企业仍须维持正常运转,否则很难维系海外客户,就会失去关键技术和人才,甚至永远失去占有市场的机会。

  其次,中国要继续坚决支持国际抗疫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有在全球尤其是欧美、东南亚国家疫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保产业链保外贸才有可能。

  再次,要看到疫情之下需求只是暂时受到抑制,欧美国家正计划逐步重启经济。因此,企业应坚定信心,一方面保证抗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出口,另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做好常规商品的进出口,充分发挥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是业也对国际商报记者说,疫情之下,针对海外上游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国内企业可探索在海外疫情控制相对较好的国家寻求替代供应来源,或寻求国内合作伙伴,通过紧密的需求对接、技术和生产协作培育国内供应商。针对海外下游需求大幅萎缩这一现状,企业可聚焦国内市场,通过适度让利促销等方式推动产品在国内销售。

  王是业还表示,中国应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面向实体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定向优惠贷款政策,探索供应链融资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资金使用成本。此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还需从便利物流运转、降低物流成本入手,在确保有效防范疫情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跨地区货物运输流转的障碍,通过降低道路运输费用、仓储费用、油料价格等方式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在全力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同时,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止一次发出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明确信号——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是各国企业多年来共同努力、共同选择的结果,是各经济体要素成本、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当前形势下,全球应加强合作,维护包括医疗物资在内的重点产业链的安全,在这方面中国正在并仍将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长期:谋求长远布局

  疫情发生后,一些国外人士公开鼓吹加快在投资和产业方面与中国脱钩,把供应链移出中国。

  对此,邢厚媛直言,自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提出再工业化起,它们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就开始了。“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制造业门类齐全,是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对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邢厚媛充满信心。

  未来,中国如何运筹帷幄,继续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邢厚媛建议从四方面着手。

  第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优化管理体制,在办理施工许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国家层面继续推进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地方要为国际研发人员、高端管理人才提供更多入境签证以及生活便利。“细微之处见真章,也要在物流的配送衔接等方面下足功夫,让外资企业感到在中国做生意便捷、高效、低成本,更加看重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第二,努力创新补短板。创新是基础,应成为从国家到地方发展的总体方向。中国劳动力训练有素且成本较低,但随着3D打印、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入制造业,要在技术方面加快追赶。从企业层面讲,要加强创新,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同时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联盟建立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第三,抓好产业配套能力建设。跨国产业链的构建需要产业体系的支撑,因此要加强产业配套能力,下游、外围间接为其服务的零配件生产企业要做好功课。“行业只有做好产业配套体系大文章,才能稳住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四,提升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化配置资源力度。从长远讲,要关注全球化发展最新动向,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有向区域网络收缩的迹象,因此企业也要有所准备,企业对周边市场的影响力也决定着跨国公司是否愿意与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