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服务贸易协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找回密码

困境下中国引资成绩单“有惊喜” 2020-04-20 文章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何芬兰

降幅大幅收窄高技术服务业引资逆势增长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161.9亿元,同比下降10.8%(折合312亿美元,同比下降12.8%;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5%。3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17.8亿元,同比下降14.1%,降幅较2月份收窄11.5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国内疫情控制与稳外资政策叠加加速引资降幅收窄和结构优化,疫情前景还不明晰,中国吸引外资还是要做好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但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将继续稳定外国投资者长期在华投资经营的预期和信心。

  疫情控制与政策叠加助力稳外资

  早在3月13日的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就指出,1-2月吸收外资由升转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叠加春节假期因素,人流物流不畅,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投资活动受限,投资者观望情绪加重。

  疫情的全球蔓延对中国引资产生了明显不利影响,增速及规模均有所下降,可谓情理之中。然而,我们注意到,3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降幅较2月份的25.6%收窄了11.5个百分点。同时,1-3月,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5%,占服务业比重达29.9%,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28.5%、62.4%和95%。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引资体现了服务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导向。

  就此,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首先,从国际形势看,3月份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造成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际物流不畅,供应链和产业链断裂风险加剧。

  其次,从中国自身看,3月上旬以来中国取得抗疫的阶段性胜利,为外企经营发展创造了较为稳定的社会条件。中央和地方政府多管齐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外资企业平等享受疫情期间的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同时,商务部及地方政府还就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出台了支持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通过“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云审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抓住大型项目和创新型外企,努力稳住外资基本盘。

  再次,从外企自身判断及投资选择看,外企看到了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以及中国经济在疫情中显现的强韧性和深厚的市场潜力。疫情成为催化剂,为人工智能、健康医疗、5G、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新技术和商业新模式提供了练兵场,在高端制造和高技术服务领域催生了大量的市场投资机遇。

  就高新技术服务业创造的引资佳绩,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何曼青认为,这与中国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和疫情期间高新技术服务需求增长密切相关。今年一季度,高新技术服务业引资延续了近一两年来的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服务业开放成为近年来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时,疫情之下信息、电子、跨境支付等数字专业技术服务需求的大幅增长也带动了外资增长。

  坚定信心持续全力稳外资

  就未来一段时期的引资趋势,何曼青认为,要视疫情在全球的控制情况来分析。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最新全球跨境直接投资(FDI)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如果疫情影响在短期(3-6个月)得到控制,预计对2020年全球FDI流量的下行影响约为-5%;如疫情持续影响2020年全年,下行影响将达-15%。“全球‘蛋糕’变小必然会影响外资流入中国。”何曼青也同时指出,目前中国疫情已得到较好控制,“风景这边独好”也凸显了中国的引资优势,可能促使外国资金、产业向中国转移。

  由于疫情的前景还不明晰,中国引资仍要做好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对于下一步的引资工作,张菲认为,一是要总结各地引资经验,继续做好暖企安商稳商工作;二是要落实外商投资法,保护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强与外资主要来源国的互信、互谅和互助工作。

  何曼青也认为,各地要继续认真贯彻稳外资政策并落实到位,结合当地情况抓重点,动态监测大企业大项目落地,“抓大不放小”,同时继续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方法。

  正如宗长青所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发展趋势不会变,超大市场规模的强大磁吸力不会变,在产业配套、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不会变。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全年稳外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