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提升投资的有效性 2020-04-15 文章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魏桥
专家圆桌——为扩大有效投资献策支招
王是业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向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卞永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排名不分先后)
当前形势下,应如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提升投资的有效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投资带来巨大冲击。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出于稳外资的需要,应如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提升投资的有效性?哪些领域会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在扩大有效投资中又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外资作用?本报记者特邀业内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王是业: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的有效性,就是要着眼我国经济、社会、产业在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战略性地精准确定重点投资领域,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同时要避免对已有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过度投资。
从领域来看,一是要高度重视改善和提升民生领域服务,以应对此次疫情为契机,加快高水平医疗设施建设布局,将我国医疗能力和配套水平提高一个层次,解决民众就医难等问题,为民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还要结合当前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二是要着眼于未来经济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市内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建设,着力解决主要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加密区域交通设施网络,推动城市一体化进程,还要补足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加大通用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设施短板,为经济的均衡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前瞻性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配套设施,加大5G基站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相关设施的建设,加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布局。
刘向东:提升投资的有效性应更加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政策,注重扩大投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
扩大有效投资还应重点聚焦经济社会民生需求的地方,找准制约发展的短板领域,对公共产品提供政府专项债,充分考虑到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科学有序推进相关项目实施,谨防再次形成不能产生效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豆腐渣工程,也谨防地方债务风险累积膨胀。而对有一定盈利能力的项目,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项目运作模式来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活力。对一些规划好的基建项目要加力提速,重点在稳定有效投资基础上,加大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领域基建投资力度,增加中长期投资的稳定性。
卞永祖:为了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在加大投资的同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首先,补市场主体短板。经济要获得更好的发展,除了发挥政府的规划和服务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因此,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责任。疫情几乎给所有行业都带来了重大冲击,部分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因此,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吸引外资企业,只有足够多的市场主体,经济才更繁荣。
其次,补民生短板。目前需要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我国在文化、健康、医疗、教育等领域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本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因此,政府投资要瞄准弥补民生领域的短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与扶贫相结合,重点提高农村地区电信、电力、环保等基础设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要补营商环境短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是提高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落实中央和地方的各项财政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本次疫情带来的困难,协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让企业放心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