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服务贸易协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找回密码

拓展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 2018-01-04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首都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文化贸易学术研究平台专家兼秘书长 李嘉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冯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教授 王晓红

  (排名不分先后)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出了经贸强国建设的时间表,服务贸易作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支撑,无疑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国际商报特别邀请服务贸易领域的专家解读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的报告内容,感受新时代对服务贸易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捕捉服务贸易领域发展释放的新信号。

  在经贸强国战略中,服务贸易应扮演什么角色?又应把握怎样的发展节奏?

  ◎李嘉珊

  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贸易是长期持续拉动一国国际贸易额增长的重要支柱,也是改善国际贸易结构的着力点与一国经济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服务贸易的强大是经贸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经贸强国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

  下一步,服务贸易应该沿着进口、出口、商业存在的路径发展,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服务贸易“走出去”的步伐,加强服务贸易的出口和服务贸易商业存在的形式。未来,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明确其推动经济转型关键角色的同时,应该以全面统筹、各方协调为基调。传统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辅相成,服务业优化应与制造业升级并举。同时,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以服务与商业模式的共同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冯远

  实现经贸强国时间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已不仅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的增长点,而且有助于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新的时代条件下,强化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也是如此。为此,我国还需继续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进一步搭建促进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新平台,尽快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推动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模式创新,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拓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空间。

  ◎王晓红

  服务贸易在推动我国产业和贸易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将发挥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因此,服务贸易发展是建设经贸强国的重要基石,也是核心动力。在建设经贸强国中应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推动数字贸易时代的服务模式创新,提高服务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我国服务贸易总体规模到2020年达到8500亿美元,到2022年超过1万亿美元,到2035年超过2.5亿美元。

  如何评价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成绩?对2018年的服务贸易发展有何预期?

  ◎王晓红

  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对全球服务贸易的贡献度逐年提高。同时,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领域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拉动整体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引擎。2017年前10个月,新兴服务业进出口额为11764.7亿元,同比增长12%;传统服务贸易也保持平稳增速,同期进出口额为26641.3亿元,同比增长8.8%。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更加丰富多样,服务外包、数字贸易加快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使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加速拓展,我国许多IT企业纷纷到沿线国家投资,加快了当地的信息化进程。

  ◎冯远

  商务部一直在全力推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试点监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服务贸易发展新的管理体制,推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创新服务贸易发展的监管模式,特别是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改革创新经验,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形成“1+3+7”东西南北中联动的发展新格局。新的改革创新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制创新活力和企业发展动力,降低了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运行成本。改革试点经验也已逐步向全国复制推广,这将进一步带动全国市场环境与市场秩序的优化,使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红利惠及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经济区域和企业。

  2018年,为使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推广新体制和新机制的基础上,还需要继续探索如何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模式,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构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在全球价值链中培育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李嘉珊

  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接近甚至超过进口增速,预示着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性拐点的变化可能。

  2018年将会是服务贸易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投资自由度愈发提高的一年。随着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大幅度放宽,服务业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这一方面将吸引更多的服务业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另一方面,新的服务业业态和模式将会进一步涌现,催生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同时,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首先,在贸易标的结构上由服务业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版权贸易将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力的潜在增长点。其次,在行业结构上,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将迎来增长机遇。再次,在贸易地理方向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将继续作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主要增长点。此外,自由贸易港区等政策先行先试区域将成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国际平台。

  结合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质效不高等问题,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变和优化?

  ◎王晓红

  推动服务贸易向高质量发展、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我国服务贸易尽管总体规模位于世界前列,但在产业结构、全球市场布局、服务贸易人才等方面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为此,要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提高服务贸易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推动企业由传统服务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要进一步提高试点试验地区、基地的发展质量,拓展改革创新空间。目前,我国拥有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15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以及若干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文化出口基地、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服务贸易创新平台,应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要放宽高端服务业外资准入。应加快放宽金融、教育、医疗、育幼养老、文化创意、软件与信息技术、专业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实施外资企业人员往来便利化措施,注重宜居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软环境建设,为吸收服务业外资创造有利条件。要拓宽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渠道。可以通过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采取定制化培养等模式,解决服务贸易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

  ◎李嘉珊

  第一,要构建和完善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政策支持、管理体系,加强法治建设,注重激励机制设计和相关效果评价。同时,全面清理与对外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规定,建立与WTO规则精神一致的政策及争端解决应急保障体系,着力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繁荣发展提供优良的政策、法治环境。第二,强化和提升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渠道和平台建设,积极发挥已有、已建平台和渠道的作用,高度重视文化保税区、自贸试验区以及自贸协定的平台及政策创新功能,大力推动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创新贸易模式。第三,提升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第四,牢牢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重视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等国家战略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开拓丝路沿线及区域服务市场。第五,目前服务贸易人才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力扶持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培训。

  ◎冯远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都属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供给侧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力提升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培育高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新业态的发展。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创立和发展“中国服务质量”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在全球服务价值链中的地位。此外,还应继续实施积极的服务贸易进口政策,以进口促出口,使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深度融入全球服务供应链和价值链,从而提升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质量水平。

  服务贸易涉及多个领域,在经贸强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哪些领域将呈现更强劲的发展势头,担当领军者?

  ◎冯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新一轮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着力点应该是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新业态以及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目前,我国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一带一路”建设健康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生产型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力也在日益增强。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领军行业,也将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因而,在发展传统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以及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方向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融入进而引领全球服务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必然选择。

  ◎李嘉珊

  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下,中国正面临由资源型产业向绿色可持续产业转型的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对外贸易将直接推动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国际化、规模化发展,并带动相关绿色、低耗能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文化及相关产业对外贸易不仅将原本由不同主体分工完成的创作、生产、营销等各个产业部分统筹在一起,整合产业链不同环节,更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实现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一体化,也有利于在国际服务市场尤其是文化市场当中拥有更强话语权。

  此外,文化及相关产业对外贸易可以在境内外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就业结构升级;文化及相关产业在对外贸易领域进行扩大再生产不仅将提升品牌在当地市场的知名度,扩大海外服务市场需求,而且通过参股和控制海外企业,可为文化及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入海外市场提供了渠道、平台等有利条件,带动产品与服务出口,减少文化及相关产业贸易逆差,提高国际服务贸易额,从而推动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结构调整。

  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贸易的增长,这些国家对中国图书、电影、电视节目、创意设计等文化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呈现较大增长。同时,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节日民俗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服务的潜在优势也将被激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服务业“走出去”也将迎来机遇期。

  做好商务工作,要加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未来,应如何更好地形成商务工作合力?

  ◎李嘉珊

  第一,要确立国家层面的服务贸易战略,制定推动服务贸易的战略性指导文件,就服务贸易的路径、方向、行业与区域进行统筹规划与布局,平衡对国有与民营企业对外服务贸易的扶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对外服务贸易大企业集团,创造双边和多边服务贸易合作机制。学习美国将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作为推动对外服务贸易的平台,顺应国际惯例与规则,争取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对外服务贸易的便利政策,创造长期稳定的区域服务贸易环境。

  第二,全面提升服务贸易管理效能,提高政策针对性、有效性。制定符合对外服务贸易特点和规律的针对性政策举措,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提升扶持政策的有效性。商务部可联合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改委、知识产权局、海关等有关政府部门,建立跨部门领导协调机制,制定对外服务贸易行动计划,增加各部门、各地方政策的通用性和协调性。推进对外服务贸易审批备案程序的便利化,提高对外服务贸易相关行政手续办理的透明度,深化境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设立对外服务贸易统计标准与评估体系。建立更能与服务贸易实际情况与需求相匹配、能够直观体现服务贸易动态、更加具有可比性和实用价值的统计指标,实现客观数据的实时收集与调用。建立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评估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对外服务贸易政策成效,评估对外服务贸易风险。同时,发挥各类服务贸易相关智库的咨询功能,深入研究并协助统计和评估指标的选取、评估体系的建立,为政府制定与出台服务贸易统计标准和评估体系提供咨询服务,推动统计与评估体系的优化。

  ◎王晓红

  贸易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因此,要切实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就必须加强商务、发改、海关、检验检疫、财政、工商、税务、教育、科技、外汇、统计等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不断完善建设贸易强国的人才、科技、财税、统计、法律等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协调、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机制化建设,打破部门分割和条块利益。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商务部对地方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强地方商务部门对企业的科学引导。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含金量。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把宏观调控的立足点从以优惠政策为导向转变到优化政策环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上来。

  ◎冯远

  近年来,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我国在各相关部门和各试点地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共同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正如商务部部长钟山在商务部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在试点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部门协调协作共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有效利用财税金融便利化政策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市场准入和国内部门规制障碍、缺乏系统权威的统计数据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政策性和制度性障碍。去除这种政策性和制度性方面的障碍,既需要有国家层面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和政策顶层宏观设计,又需要各部位之间在政策和制度上的横向协作,也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区域之间的政策和制度上的横向协作,需要改变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地方利益保护的局面,还需要国内产业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发展的横向协作;既需要各级政府间政策和制度上的协调联动,又需要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的整体协调发展联动。


编辑: 李桂忠

2018年1月02日 18:36 作者:刘昕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