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释放流动性 金融活水浸润实体经济 2020-04-02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魏桥
当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国加速扩散蔓延,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各国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对抗击疫情、稳定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相关政策——3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部署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释放流动性 让实体经济获益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始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稳定实体经济运行和渐进复苏提供了有效保障。
据了解,目前央行已经开设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和3500亿元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也印发了《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进一步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
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确定了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一是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行300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二是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三是鼓励发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促进中小微企业全年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四是鼓励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增信的商业保险产品,减轻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负担。
“这些政策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多方面利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一方面,使实体经济融资难度降低。央行整体流动性宽裕,这使得企业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都相对更加容易,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但是它们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贷款展期和续贷等措施增强了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持就业稳定、增加居民收入,进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此外,卞永祖说,设立专项贷款可以帮扶目前急需贷款的行业,如医疗器械等加快恢复生产,对控制疫情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社会稳定和居民消费信心增强提供了保障,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营造了更好环境。
强化金融支持 支撑外贸企业
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中国在抗疫情、稳经济的过程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重心下沉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及时有效防控疫情提供了关键支持,而金融市场预期的向好也稳定了投资和消费信心。
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不断加大。卞永祖说,各国应携手全力维护国际价值链稳定。
“对于中国而言,首先要加大对物流企业的金融支持。航空公司、进出口公司等在本次疫情中受到重大打击,如果没有更多金融支持,有的企业很难渡过此次难关,对中国外贸也会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卞永祖分析,其次,要加大对外贸型生产企业的金融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解决企业进出口融资难题,积极帮助其按规定履行贸易合同,确保中国企业与全球产业链不会因疫情的发生而呈现“脱钩”之势。
卞永祖补充说,中国还应大力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降低保费率,扩大企业出口保险覆盖范围,降低外贸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此同时,要适当出台鼓励使用人民币交易的政策措施,增加海外人民币经办网点,引导境外客户更多地持有和使用人民币,以降低国内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