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挡不住参展商们的热情,更挡不住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展工作的推进。截至目前,第三届进博会签约展览面积已超过规划面积的50%;报名参展企业超过1000家,同期招展进度比前两届更快。在这背后,进博会巨大的溢出效应功不可没。
在第二届进博会结束后,中国多地都在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进口商品受到热捧。在多省(区、市)陆续结束的地方两会中,承接进博会外溢效应,发挥其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受到各地重视。
外溢效应深度释放
日韩的人气面膜、欧洲的红酒、牙买加的咖啡、加拿大的野生北极海参……在上海杨浦的五角场商业区此前设立的进博会优选商品跨年集市上,500多款进口商品主打“进博同款”概念,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据了解,其中不少商品是首次走上中国货架。
这是进博会溢出效应释放的一个具体案例。随着进博会连续两年举办,其溢出效应在各地显现。记者在山西太原走访发现,数家超市设立了进口商品专区,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除了常见的巧克力、奶粉之外,也有一些在进博会上展览过的商品,如西班牙的橄榄油、葡萄牙的曲奇饼干、澳大利亚的保健品等。
在第二届进博会举行期间,新西兰奶制品企业纽仕兰在全球首发了一款乳蛋白纯牛奶,随后打通了从北上广深到四五线城市的销售渠道。第二届进博会结束后,这款牛奶不仅走进了海南省海口市的超市,也走进了宁夏平罗、黑龙江鹤岗等相对偏远的地区。对于消费者而言,随着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释放,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输向各地,这样的“进博同款”越来越不稀奇。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自首届进博会举办之后,其溢出效应就已持续释放,呈现从上海涟漪式扩展至全国的趋势。近年来,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持续降低进口关税,畅通进口渠道,鼓励进口跨境电商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势头。与此同时,进博会打造了不一般的平台,吸引了全球企业参与,汇聚了全球高品质商品,富有吸引力。加上各地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在持续增加,中国各地组织的交易团完成了数量可观的订单并达成诸多合作意向,带动了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释放。
地方政府加速行动
“进博会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上海、了解中国,让全球共享中国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发展机遇。”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应勇就进博会外溢效应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如此表示。
应勇进一步介绍,上海为了更好释放进博会外溢效应,将扩大虹桥经济论坛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挥进博会作为国际交易采购、经贸投资促进、人文学习交流、全球经济治理、世界合作开放五个平台的作用,促使贸易、投资、消费、开放加快升级;加速资金、技术、信息的集聚,同时还将进一步做好上海城市的推介工作。
记者梳理发现,承接进博会外溢效应的不止上海,全国多地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相关表述。在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袁家军说,浙江2020年要“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黑龙江省省长王文涛在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明确,要借助第二届进博会等平台引资引智;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此外,福建、河北等多个已经召开两会的省份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相关表述。
赵萍表示,进口是各地推动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优质消费品和资源性商品以及技术、设备、服务等进口将加速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各地应高度重视承接好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在具体举措上,应形成进口促进体系,进一步畅通渠道积极扩大进口,同时将进口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将进博会外溢效应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