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供应链发展 2020-03-05 文章来源:新华社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将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同时呼吁世贸组织成员尽快解除不必要的限制措施,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健康发展。
营造良好贸易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敦促相关国家不要采取不符合《国际卫生条例》的限制措施,强调不赞成甚至反对对中国实行旅行和贸易等限制,从专业角度呼吁所有国家不要过度反应。针对已经实施限制措施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呼吁尽量缩短措施期限,并强调限制措施须与公共卫生所面临的风险相匹配,同时在疫情出现变化时应及时调整。
在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长湧看来,限制措施有两个“不必要”。一是在措施的严格程度上,一些国家采取的限制中国商品和人员、包括运输工具入境的措施过于严格,其实是不必要的;二是在措施的时间长度上,随着疫情被逐渐控制并取得战“疫”的最后胜利,这些限制应该尽快取消,保持或延长这些措施也是不必要的。
杨长湧表示,从这两个层面来理解,取消这些不必要的限制措施对全球贸易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自由贸易原则和精神。WTO鼓励和提倡自由贸易,除非是危及本国居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公共利益,才允许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其次,有助设限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这些不必要的措施是把双刃剑,固然挡住了中国的商品和人员入境,能够缓解一些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但同时也减少了这些国家通过与中国开展经贸往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机会。
最后,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增长。中国是全球主要贸易大国,这些不必要的措施如果持续下去,不仅对中国也对全球的贸易增长带来损害。进一步而言,全球贸易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引擎,如果其动能出现疲弱,那么今年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会增加,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这些采取不必要措施的国家的经济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陆燕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面对疫情,各国必须多边协作,加强联防联控。此时,设置不必要的贸易限制不仅无助于消除疫情,反而加大贸易运行的障碍,影响经济活动的恢复。各国需要科学理性地看待疫情影响,不作过度反应,不采取并尽快解除不必要的贸易限制措施,保持国际贸易的畅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助力全球贸易发展
疫情发生后,外贸企业除面临国内企业的共性问题之外,还面临着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诸多外部因素,两方面问题叠加使外贸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杨长湧说,在疫情影响下,中国外贸面临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压力,其中需求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国外采取的这样一些不必要的限制措施。如果国外能够取消这些不必要的限制措施,对中国稳定外需,并继续深化同国外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具有重要作用。从供给侧来看,中国正在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在一些非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以及一些外贸大省,外贸企业的复工复产率已经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外能够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措施,那么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中国外贸稳定基本盘就有了较好的保障,今年全球贸易也就可能获得较强的增长动力。
陆燕说,当前在世界经济贸易下行压力下,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合作,共克时艰,降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复工复产,有序恢复经济活动,通过稳产能、稳订单、稳渠道来稳出口,采取多项政策支持措施,便利外贸进出口,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外贸短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可能构成趋势性影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也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外贸保持稳定发展,不仅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也有着重要意义。